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音樂魅力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綜觀當前復雜多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音樂和它的整合在課堂中正運用得火熱,有很多成功的教師把它們運用得淋漓盡致,實驗出了一堂再一堂的美輪美奐的好課。如《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情感更加強烈語言性蘊涵豐富。新課開始時,教師就突出引題:“同樣在北京的西北郊,我國還曾有過一座比頤和園美得多,輝煌得多的皇家園林,那就是圓明園。”圓明園多么輝煌的呢?請同學們都合上眼睛,隨老師一同去瀏覽(師配樂讀課文)。當同學們伴著優美的音樂聽完后,都不約而同地說:“圓明園太美了!”之所以能教出這種效果,是因為教師抓住了學生很難由文字描述展開想象的原因,轉而用音樂與課文描繪內容的結合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初次感悟中全面展現學生的語文素養,再由感性更加深入的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感悟。整堂授課中學生展現出很高的熱情,極其投入,獲得了強烈的雙重感受,這種效果是靠單純讀書所達不到的。必然,學科整合的運用是必存在著諸多不足。有些老師盲目地運用或無序地使用,效果適得其反。學生不但沒搞懂,最基本的學習任務也沒完成,更何談升華到另一個相當高的境界了。不合理的運用音樂便難以將學生帶入美妙的課堂意境中,有時可能會誤導學生對文章刻畫等內容的理解,造成難以彌補的教育損失后果。音樂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到底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一、音樂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要適度
不理性或過度地使用音樂,會引發學生對音樂的無意注意,會使得教學效果本末倒置;還有可能會造成學生對音樂的強烈反感,產生“怎么又是這”的感覺,從根本上達不到教學的良好效果,有的可能會出現負效應。課堂音樂原素的運用不只是為了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花哨,而是為了讓學生更有特別是地學習到語言,凸顯語文教學的本位性質。所以,一節課的音樂和配樂不宜過多,要合理調配達到天衣無縫。
二、音樂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要適時
要選擇最佳適當的時間播放音樂,這也更加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尤其不能脫離教學設計而胡亂配樂,要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月光曲》的教學考師在本課課堂教學一開始就讓全班學生在《月光曲》的優美音樂中感性“觸摸”。到一課結束前,老師又安排了聽音樂寫感受,首尾呼應,學生有心理上的準備與認同,做到有話可寫,有章可循,才使得書面語言的運用落到了實處——這就很好地做到了在適當的時間當中做合理的配樂。在課堂開始部分要使用音樂,遷移導入,把學生引入意境,而在課后配樂朗讀課文時既能消除學生學習的疲勞,使學生保持了很好的學習狀態,又能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同時也激勵了學生實現口語交際的愿望,做到“課雖已畢,趣卻猶存”。因此我們深刻領悟到音樂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會有不一樣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把握這種教學設計的需要,適時的運用和搞好學科整合,服務好本學科的順利教學。
(一)導入時的需要
教師在導入時可以配樂放音,可以先欣賞一段相關的音樂,也可以播放一段視頻,用聲圖并茂的形式把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
(二)讀和背誦時的需要
學生在朗讀或是背誦一篇課文時,老師可以播放課文的主題音樂,用以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記憶性。
(三)寫作時的需要
習作課時教師為了擴展學生的思維可以播放與習作題目相匹配的音樂,亦可播放輕音樂,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她們都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一定不要播放有原唱的音樂和歌曲,那樣會把學生的思維全部帶入到豐富的歌曲內容當中,學生都無心習作而做無用之功。
(四)放松時的需要
在學習抒情散文和有名的古詩詞時,播放一段優美的輕音樂即可放松心情,又能陶冶情操一舉兩得。
三、音樂與小學語文教學之間的整合更要適合
教師要選擇適合課堂教學內容的相關音樂,才能使學生的情感付出不至于步入誤區。記得一堂語文課,一開始感覺這堂課還是很別出心裁的,給人以美的享受。但在最后一個關鍵環節中放的一段音樂卻破滅了所有美好的東西。不是因為它播放過多少次,也不是因為它出現得不是時候。而是由于教師選擇了不合理的音樂,讓本來美好的氛圍變得不再和諧。所以在這里強調我們要選擇“適合”所教內容的音樂。例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師要想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長江滾滾東逝,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搏擊江岸,澎湃的江流卷起千萬堆雪浪的壯美畫卷就可以選擇氣勢奔放、雄壯豪邁的音樂來讓學生產生這種意境,無疑會讓學生領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超級震撼。合理音樂的選擇可以把語文教材內容與音樂教材相聯系。每個學科課程都具有彼此相通的地方。教師可在參透語文教材的同時更加領會一下音樂教材的內容,找到兩者的相通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相應合理的音樂,學生學會在學習的音樂作品的相關知識中提取信息,自然而然與語文知識相聯系,更容易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新課程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音樂教學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的整合還是一個初級探索的過程,關鍵是體現我們全體教師的感知、領悟是否客觀深刻,內心能否接受得了震撼和領域提升。我們要在不斷刻苦努力的反省中解開這個探索的奧秘。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快樂,但將蜜汁送給蜜蜂也是花的快樂。”我們開拓中的新一代的教師要用音樂建立起和諧的課堂,組合起感性、靈性與悟性交融的課堂,讓學生快樂地享受用音樂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形成的語文天堂,讓孩子們在其中快樂的自由翱翔。
作者:丁寧寧 單位:河北省景縣青蘭鄉大神冢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