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性化產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正常分娩產婦80例,年齡21~34歲,平均26.5歲。初產婦62例,經產婦18例,產前檢查未見妊娠高血壓。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分別運用常規護理模式與人性化護理模式開展護理。
1.2方法:對照組產婦運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
1.2.1創設良好住院環境:在本院現有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針對產婦的心理與思想狀態改善住院環境,病房內以粉色的暖色調為主,定期清潔與保持安靜,在室內配齊基本生活設施,在墻壁上張貼嬰兒可愛圖像,營造迎接嬰兒出生的和諧氛圍。室內溫度保持在26℃左右,濕度保持在50%左右,為產婦創造和諧、溫馨、舒適的良好環境。
1.2.2開展心理疏導干預:心理疏導對初產婦尤為重要,護理人員要始終面帶笑容、語氣溫和,及時解答產婦及其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在心理上將產婦當做親人看待,輕聲叮囑各方面的注意點。要與產婦進行溝通,幫助其消除分娩痛苦的顧慮,增強對腹中新生兒的期待之情,感受到即將做母親的自豪感與幸福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配合分娩指導工作。
1.2.3強化分娩保健教育:強化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與人文知識的培訓,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以及與產婦、家屬溝通的技巧,向產婦介紹分娩的常識,對分娩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飲食調理、乳房護理等方面知識進行普及,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
1.2.4實施全程陪伴分娩:由責任護士對產婦進行分娩全程陪伴,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環境和保護產婦隱私。產前保持不間斷溝通,保持良好狀態以縮短產程和減少產后出血量。分娩過程中安排有經驗的助產士全程指導分娩,從生理與心理上開展綜合關懷,從臨產到分娩后2h內予以精心、全面護理,確保產程觀察連續性,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師及進行處置,并和產婦家屬保持隨時聯系,幫助產婦順利、安全分娩,保障母嬰安全。
1.2.5關愛母嬰密切關系:護理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幫助產婦和嬰兒接觸,建立良好的情感,迅速轉變角色成為母親,輕輕撫摸、呵護嬰兒,進行情感的交流。責任護士要向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技巧指導,宣傳母乳喂養的優點,科學進行母乳喂養,以及傳授新生兒護理的基本常識。指導產婦做好產褥期衛生,鼓勵盡早開展鍛煉,以及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促進身體康復。
1.2.6進行出院全面指導:產婦辦理出院手續時,責任護士要進行全面的出院健康指導,要求產婦出院之后保證休息時間,均衡、合理膳食以保證母乳充足,做好外陰清潔,產后42d不得有性生活,以及哺乳期做好避孕。向產婦公布咨詢電話,定期開展電話隨訪。1.3效果評價:產婦出院時填寫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價表,以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為評價階梯,滿意以上納入滿意率統計范疇。
1.4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對比[例(%)]組別例數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率(%)觀察組4028(70)10(25)2(5)0(0)95對照組409(22.5)19(47.5)12(30)0(0)70
3討論
人性化護理模式是近年來逐步得到推廣、得到產婦高度評價的新型護理模式,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兼顧了產婦病房環境、心理疏導、保健教育、溝通服務以及出院指導等方面的需求,相對于常規護理模式更加貼近產婦的需求,能夠緩解產婦臨產的緊張、焦慮情緒。這一護理模式強化了護士與產婦的溝通,能夠密切關系、消除誤會、增加信任。人性化護理模式立足于滿足產婦這一特殊護理對象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從硬件設施、服務質量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不僅拉長了護理服務的環節與流程,而且更為全面和具有針對性,能夠讓產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配合助產人員進行正常分娩,減輕了分娩痛苦,提高了母嬰分娩安全系數。本研究顯示,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滿意度更高,在產科護理工作中具有護理質量優、滿意度高的顯著優勢,具有推廣價值。
作者:何換宇單位:江蘇省射陽縣人民醫院